无人船时代将加速到来

来源:中国水运网    时间:2018-04-12   访问量:2393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航运业务发展更精准、便捷,战略路径清晰,不断整合信息资源,朝着智慧航运的方向不断迈进。无人船作为智慧航运发展的有力推手,近年来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在航运领域频频“抛头露面”,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开始扮演起“重要角色”。

        据业内人士介绍:无人船这个行业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无捷径可走,科研纯属于摸石头过河,与此同时无人船舶研发进展备受业界期待与瞩目。在此形势下,无人船在智能航运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困难以及在未来又将面临什么挑战?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专家学者。

远洋运输、自主航行 无人船发展正“提速”?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宝晨曾公开表示:科技发展为智能航运特别是为船舶货运无人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智能航运时代正在快马加鞭赶来。

        19年12月15日装载着珠海东澳岛特产的“筋斗云0号”正式启航,驶向港珠澳大桥1号码头,成功完成首次自主航行货船货物运载。此次首航是我国首次自主航行货船货物运载试验。

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的自主航行无人船现阶段依然无法做到完全“无人”行船,虽然行船距离并不长,且由船舶自行接受指令,但船上依然需要一位值班人员以防突发状况的发生,“筋斗云0号”的成功是一次标志性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放眼国内,许多自主航行的货运无人船依然处于实验阶段,且船体积不大载货量有限,自主航行距离短、船舶稳定性弱、控制难度高等问题,很难落实完全自主航行式的远洋运输。

        反观,近年来在环境监测、海洋调查、安防救援、科考、探查、水利环境监测、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水上执法等领域都能看到无人船的“身影”,国内无人船艇技术及产品应用均与美国齐头并进,同属全球第一梯队。但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依旧落后于美国,部分核心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这大大制约了国内无人船艇产业发展。

通讯物联网、智能航行还远难“靠岸”?

        事实上,在无人船“远程遥控”技术领域,需通过数据通讯和远程遥控系统在操作环境更好的岸上进行辅助操作。在这种技术要求下,无人船需要有基站信号全覆盖。

        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密连接的特点,进一步开启了“万物互联”的大门。

        “近年技术的迭代和4g/5g的助力让远程遥控无人船拥有了超视距实时传输‘千里眼’,与传统单一的数据获取方式不同,现市面上大多数此类无人船都已具备一套多方面获取数据的物联网感官系统。在视觉信息上,其支持4G/5G全高清图像实时直播,并在声音信息获取中,能实现5G无限距离喊话、拾音。不仅如此,有些产品还附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设备、PM2.5监测仪和温湿度传感设备等。”某无人船科技公司cfo向记者介绍到。

        智能航行技术是智能船舶的核心技术,无论智能船舶技术包含多少分支,其中智能航行技术即用于实现船舶远程驾驶、自动靠离泊和自主航行的技术才是核心。

        郭启向记者介绍到无人船想到达一个完全无人自主的层面,需要系统完成一个“认知”到“自行感知”的突破。自主航行系统要避碰海上各种目标,包括移动和非移动物体,然而非移动物体也有可能移动,一些可以通过信息交换解决问题,但有一些则难以避免。且航行中的船舶受力复杂,涉及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维度的运动、船舶航行的外部环境,晴天、风雨、雾天和夜晚这四大天气系统、海域环境及危险情况都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在目标识别和数据融合方面的应用,为船舶航行提供稳定可靠的感知和认知方案。这对人工智能技术及网络信息传达在自主航行无人船上的运用稳定性、续航性要求极高。同时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无人船自主航行面临着船员减少甚至无船员,航行中如何预防黑客入侵网络,如何防止海盗袭击?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

无人船发展前景可期

        据业界人士介绍智能航运的发展首先将经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演变过程。从而存在多种决策操作可能,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需要分析判断,并作出多种决策的船舶驾驶则属于智能的范畴。航运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充分衔接统一的作业系统。

因此,智能航运的发展将经历简单的智能化、部分的智能化、高度智能化、完全智能化的过程,从实现为人提供辅助决策到部分过程自主,再到航运要素自主,最后实现航运运输系统的自主。

        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智能航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我国也确定了未来30年发展智能航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无人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专家表示:成熟技术应逐步广泛应用实船,从技术研发走向全面开展实船验证,在理论认识上逐步取得共识,技术创新联盟化,加快无人船技术和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应用;其次多培养人才,将智能航运的关键技术广泛的商业化应用,掌握智能航运发展的主导权;张宝晨也曾指出,无论智能航运发展到何种阶段,有人船与无人船将共存,不同智能等级将同时被使用。但减员问题无法避免,国家应鼓励有关部门提早开展相关法规研究,提出法规修正提案。

        自主航运将导致传统航运业的深刻革命,全球航运业态再造和无人船舶货运时代终将到来,对此人们对质疑的声音应保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国家的科研能力应保持足够的信心。